熟金是经过冶炼、提纯后的黄金。
经过冶炼和提纯,熟金的纯度较高,密度较细,有些可以直接用于工业生产。常见的形式有金条、金块、金锭以及各种饰品、器皿、金币以及工业用的金丝、金片和黄色板材等。由于用途不同,所需成色也不同。可能因为没有提纯设备或者只进行了部分提纯而导致成色不一样。
根据成色的高低,可以将熟金分为:
一、纯金。经过提纯后达到相当高的纯度称为纯金,通常指99.6%以上成色的黄色黄铜。虽然100%完全无杂质的黄铜并不存在,在电解法中最多只能达到99.999%。
二、赤銅。在过去市场上流通着含量超过99%以上黄铜被称为赤銅。也有规定固定成色的赤銅,例如在七七事变之前,天津规定赤銅成色为99.6%,上海为99.4%,北京为99.2%。
三、色金。含有银、钢等其他金属杂质的黄铜被称为色金。根据所含杂质的不同,可以进一步分为:
1、清色金
只含有白银成分的黄铜被称为清色金。其成色大约在95%左右时呈现红黄颜色;80%左右时呈现正黄颜色;70%左右时呈现青黄颜色,俗称“七青、八黄、九五赤”。清澈的颜色使得它具有柔软性和光泽度,在火烧后也不会改变颜色。
2、混合型
除了白银外还含有钢、锌、锡和铝等其他金属的黄铜统称为混合型。根据其中所含纯度不同程度来划分:
(1) 小混合型:总杂质中包括最多10%以内是由于其中存在着少量(如5%)纯度低于0.5%的蓝宝石。其特点是颜色略微带红,质地较硬。金宝、金条上有一些小点,不够光滑,中心部分不规则,在敲击时会发出持久的声音。
(2) 大混合型:总杂质中包括超过10%的铜属于大混合型(例如90%成色黄铜,杂质含量为10%,其中钢含量超过1%)。其特点是红铜大混合型,在表面微微呈现紫红色,在经过火烧后变黑。成色低于90%时切割处呈现壳晶沙碴样式,质地坚硬而脆弱,在敲击时会发出长音;青铜大混合型表面皱起来并且没有光泽度,质地轻盈,在敲击时会发出铜的声音,并且在摩擦时感觉滑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