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想过,明明是和黄金一样稀有,甚至在很多工业领域不可或缺的贵金属,为什么银这么便宜?这问题我隔三差五就有人问,尤其是在做实物投资的朋友,看到银价在那儿不动,再看看黄金节节攀升,总觉得有点费解。说实话,刚入行那会儿,我也纳闷,总觉得这玩意儿不该是这价。后来才知道,这便宜背后,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,里面门道多着呢。
大家听到“贵金属”,第一反应往往是投资保值,跟黄金一样。但银就不太一样了。黄金更多的是一种避险和价值储存的工具,它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受到宏观经济、地缘政治这些大事件的影响。而银呢?它身上“工业属性”的光环太重了。我们做实物银条、银币的,经常能感觉到,市场对银的工业需求,比对投资需求的波动性要大得多。
你想啊,银在电子产品里哪里都能见到,导电性最好,很多精密线路、焊料里都要用。太阳能电池板,现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,这玩意儿银浆是必需品,而且是消耗品,不是你存在仓库里就一直值钱那种。还有医疗器械、感光材料、甚至一些高级的净水设备,银离子都有抗菌作用。这些下游产业一景气,银的需求量就蹭蹭往上涨;一旦这些行业遇冷,或者新技术替代了银的某些用途,那银价可就跟着遭罪了。
所以,有时候你会看到,黄金明明涨得飞起,银价却纹丝不动,甚至还跌一点。这其实就是在说,虽然黄金在玩“避险游戏”,但银那边,工业需求的疲软,硬生生把它的投资属性给“按”住了。
我们常常拿黄金跟白银来比较,这本身就带有点“历史遗留问题”。几千年来,人们习惯了黄金是“王者”,而白银是“次之”。这种心理惯性,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在了市场定价上。当大家习惯了金银比(黄金价格除以白银价格)大概在1:15到1:20之间的时候,一旦这个比例稍微拉开一点,比如到了1:70、1:80,市场就会觉得“白银是不是太便宜了”,然后买入行为就会推高银价,反过来,金银比缩小到1:40、1:50,又会有人觉得“黄金是不是太贵了”,然后去追逐白银。这种“锚定效应”太强了。
但我觉得,更多时候,是市场对黄金的“特殊地位”赋予了过多的溢价。黄金的流通性、被央行接受的程度、作为终极避险资产的地位,这些都是白银难以企及的。白银虽然也稀有,也在一些危机时刻被视为避险工具,但它最终还是得回归到工业生产上来。所以,我们看到的是,黄金在扮演“价值储存”的角色时,其价格更容易受到货币政策、通胀预期的影响;而白银,虽然也有投资属性,但工业需求的不确定性,让它更像一个“高价值工业品”的市场价格。
而且,白银的生产很多时候是伴生矿,比如铜矿、铅锌矿里常常会产出白银。这意味着,如果铜价大涨,即便是银的自身需求不强,只要铜矿还在开采,银产量就会跟着增加,这就会对银价形成一定的压力。不像黄金,它更多是独立矿种,开采成本和供应弹性相对独立。这种“副产品”的属性,有时候也会让白银在市场定价上显得没那么“独立”。
我记得有一次,我们公司负责一批工业用银的采购,当时正是电子行业景气度不错的时候,订单量很大。我们去跟一些大型矿业公司谈,他们说,银的价格确实受到了工业需求的大力支撑,而且他们预测未来几年都会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。结果呢?没过多久,全球经济出现了一些不确定性,虽然黄金因为避险需求冲高了,但那些依赖于强劲消费电子市场的银价,就有点扛不住了。这让我很深刻地体会到,银价的“便宜”,有时候是被它的工业属性“拖累”的。
说到白银价格波动,那真是比黄金要“活泼”得多。我亲眼见过,银价在一个月内能有百分之十几二十的波动,这种幅度,在黄金市场是比较少见的。这背后,除了刚才说的工业需求和投资需求之间的拉扯,还有一些市场结构的因素。
比如,白银的期货市场。相比于黄金,白银的期货市场通常杠杆更高,参与者也更广泛,包括很多对冲基金、投机资金。这些资金的进出,很容易放大价格的波动。而且,我们都知道,很多时候,白银的产量受到金、铜等其他金属价格的影响。当这些伴生金属的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时,对银的生产成本和供应量也会产生影响,进一步加剧白银价格的不稳定性。
就拿套期保值来说,很多生产商,尤其是那些主要生产铜、铅、锌的矿业公司,它们会在生产过程中,利用白银的期货合约来锁定一部分收入。如果银价下跌,它们可以通过期货合约来弥补一部分现货销售的损失。反之亦然。这种对冲操作,虽然是为了规避风险,但在某些时期,大量的对冲行为也可能集中出现,对市场价格产生短期影响。
我记得有一次,我们一位客户,是做银饰品的,他前段时间看到银价不高,就大量采购原材料,想着在节日季大赚一笔。结果,全球某个主要经济体突然收紧货币政策,加上一些新兴市场出现动荡,市场风险偏好急剧下降。虽然黄金因为避险需求大涨,但对工业品需求敏感的白银,价格却应声下跌。他那批原材料,成本一下就高了不少,最后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,吃了不少苦头。这事儿也让我看到,在看待为什么银这么便宜这个问题时,不能光看基本面,还得考虑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动。
另外一个常被忽略的点是,实物白银和纸面上的白银(比如ETF、期货)之间,存在着天然的流动性差异和交易成本。黄金大家都知道,央行储备多,大型金融机构参与度高,市场的“深度”非常够。但白银呢?虽然也有央行储备,但数量远不如黄金,而且主要的实物持有者,很多是散户投资者,或者是一些工业企业。这导致了,在出现大规模买卖需求时,实物白银市场的价格更容易受到影响。
你想,你去银行或金店买银条、银币,它是有溢价的(俗称“手续费”或“工艺费”),卖出去的时候,价格又会打折扣。这个差价,在白银这种本身价格波动就不算特别大的商品上,就显得更明显了。而黄金,这个溢价相对较低。这就是为什么,有时候看到纸面上的银价在某个位置,但你去市场上买实物,价格又不是那么回事。这种“价差”,也是银价“便宜”的一种体现,或者说,是获取“实物银”需要付出的额外成本。
我们公司也做一些实物贵金属的仓储和交易服务。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客户,他们觉得银价低了,就想囤积一些实物银。但囤积是有成本的,保管、保险,这些都是钱。而且,当市场出现巨大利好,银价大幅上涨时,他们又得考虑怎么把这些实物银变现。在这个过程中,如果市场缺乏足够的买盘,或者交易的摩擦成本太高,他们的收益也会受到影响。
我记得有个客户,他家里有一些祖传的银器,品相都挺好。他想把这些银器卖了,但拿给不同的回收商看,给出的价格差距很大。有的按纯银熔炼的价值算,有的考虑到器型和工艺,会给一点溢价,但总体来说,离他心理预期的“古董银价”差得远。后来他才明白,这些银器的价值,更多在于其艺术性和收藏性,而单纯作为“贵金属”的价值,其实跟我们市场上的银条、银币是差不多的,甚至因为提纯的成本,还要低一些。这大概也是一种“为什么银这么便宜”的民间解读吧,虽然角度不同,但都指向了银的价值构成并非单一。
说了这么多,那未来银价会怎么样?我觉得,为什么银这么便宜这个问题,答案也在不断变化。最直接的影响,还是看全球的工业需求,特别是新能源领域。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,对银浆的需求量还在持续增加。如果全球经济保持增长,并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,那么白银的工业需求将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撑。
但反过来看,技术进步也可能带来挑战。有没有可能出现新的材料,能够替代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?比如说,电子行业对导电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,有没有可能出现新的合金,或者超导材料,能够减少对纯银的依赖?这个也是一个未知数。这种技术进步的“不确定性”,也是银价难以像黄金那样稳定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而且,我们也不能忽视宏观经济环境。如果全球进入一个高通胀、低增长的周期,那么像黄金这样的避险资产会更受欢迎。而白银,虽然也有一定的通胀对冲属性,但其对经济周期的敏感性,可能会让它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不那么“强势”。
我个人感觉,银价更像是在扮演一个“工业品”和“贵金属”之间的“混合角色”。它的价值,很难完全脱离实体经济的景气度。所以,当我们讨论为什么银这么便宜时,其实也是在讨论,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下,工业属性对于一个贵金属价值的“锚定”作用有多大,以及黄金作为“终极避险资产”的特殊地位,对其他贵金属价格的“挤压”效应有多强。
总体来说,我不会说银“便宜”,应该说,它的定价逻辑和黄金有显著的不同。如果你是做工业用途的,那银价波动可能对你的成本影响更大。如果你是把它当投资品,那就要理解银身上“工业属性”的这层“枷锁”,它让银在享受黄金的避险光环时,也分担了工业品价格的波动风险。这才是关键。
上一篇
下一篇
已是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