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色金是指黄金内除含有白银之外,还含有铜、锌、铅、铁等其他金属。
根据所含金属种类和数量的不同,可以分为小混金、大混金、青铜大混金和含铅大混金等。大混金指的是除了黄金以外其他的熟料中超过0.3%以上的其他金属;小混人则指除了黄色以外其他熟料中超过0.3%以下的其他材料。
对于混色地区,鉴定非常重要:
产生这种现象有很多原因,一些是由于提纯程度不够而带有杂质,另一些则是为了牟利,在黄色中掺入少量的铜和其他杂质试图冒充高成色黄色。因此,在鉴定时与清晰地区相比较困难。
对于鉴定来说,“斜看浮动颜色”应该占主导地位。如果掺入大量赤红颜色的铜,则称为大混金,在石头上磨擦会略微变红,并且在斜视时颜色会浮动。例如,将含有1%铜的97%黄金与97%清晰黄金对比,其颜色似乎比97%清晰黄金高出0.3%,但与97.3%清晰黄金对比时,其颜色变红;当在黄色中掺入超过1%的赤铜时,红紫色程度更加明显。例如,在99%成分的清晰黄金中加入0.1%赤铜,则很容易被误认为是99.3%成分,这就是俗称“一混抬三色”的原因。
鉴定混合地区应首先进行与清晰地区验对(俗称挤混),凭借肉眼和经验来判断含有多少铜质。但如果没有长期实践经验,则较难做到。
由于纯银呈紫红色,在试石上显示出紫红,并带有浮光。将嘴巴靠近试石轻轻吹气后,带有银质的磨擦道会随着蒸汽消失而失去光泽,大约需要20秒左右才能恢复,因此可以区分清晰和混合地区。
混色金的成分复杂,杂质较多。除了使用对牌进行试验外,还应采用化学分析方法。将硝酸滴在磨擦道上后,成色为30%的黄金道会完全变黑,并用水冲洗后微微露出红色底部;成色超过50%的黄金道变化较小,并稍微露出黑底;对于成色超过95%的混合地区,则应使用硝酸盐水混合液进行滴试。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