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九为什么这么便宜?”这问题我听得多了,尤其是在跟一些刚入行或者不了解药品生产的同行聊起的时候。大家总觉得,这么大一个品牌,药效又摆在那儿,怎么价格就一直这么亲民呢?这背后其实牵扯到的东西,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,不是一句“大厂家,规模大”就能完全解释的。今天就跟大家掰扯掰扯,从我这多年的经验来看,这“便宜”背后,究竟有多少门道。
首先,最直接也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原料采购。像三九这样的企业,体量摆在那儿,每年需要的药材、化学原料都是天文数字。这种大规模的采购,首先就能挤压出不小的成本。你可以想象一下,一家小作坊一年采购一吨某种中药材,和三九一年采购几百吨,后者在和供应商谈判的时候,议价能力会强多少?这几乎是必然的,供应商为了争取这么大的订单,自然会给出更优惠的价格。我们有时候采购一些普通原料,虽然量不大,但也能感觉到,批量越大,单价越低,这个道理在药品原料上更是被无限放大。
而且,很多大厂会建立自己的种植基地或者与固定的、大型的种植合作社直接合作,这就能进一步绕开中间商,从源头上控制成本和质量。我接触过一些药企,他们已经在一些主打产品涉及的核心原料上,开始布局种植端,虽然前期投入巨大,但长期来看,对成本的控制,对原料的稳定供应,以及对产品质量的把控,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。三九作为老牌企业,在这方面肯定有自己的积累,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。
再者,这种规模效应还体现在生产线上。大型自动化生产线,一旦运转起来,效率是惊人的。虽然前期设备投入很大,但单次生产的单位成本会大幅下降。你不可能指望一个小型药厂用同样的设备、同样的工艺,能达到三九那种日夜不停、全自动化运行的生产效率。所以,从原料到生产,成本上的优势,是三九“便宜”的一个重要基石。
当然,光有规模还不够。很多时候,我们看到一些传统中药,虽然药效好,但提纯、制备过程如果不够优化,成本也可能降不下来。三九这类企业,经过多年的发展,在工艺上肯定有大量的优化和沉淀。比如,一些传统上比较耗时耗力的提纯方法,他们可能会通过技术革新,找到更高效、成本更低的替代方案,但又要保证药效不受影响。这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大量的实践经验。
我记得以前有个项目,就是为了降低一种复方制剂的生产成本,我们跟技术部门反复磨了好几个月,就是为了优化一个中间提取的环节。光是尝试不同的溶剂、不同的温度、不同的时间,就搞了好几套方案。最终找到一个相对最优的方案,但即便如此,和三九那种已经成熟并且经过市场验证的工艺相比,可能还是有差距。他们在这方面的经验积累,是很多新厂家短期内难以企及的。
还有一个方面,就是剂型选择。有时候,同样的有效成分,不同的剂型,生产成本差异巨大。比如,一些颗粒剂、片剂,在规模化生产下,成本相对较低。而一些注射剂,或者是一些特殊的软胶囊、滴丸,生产工艺更复杂,对设备要求更高,成本自然就上去了。三九在很多畅销产品上,选择的剂型,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,既能保证疗效,又能最大化生产效率,从而降低成本。
除了生产成本,市场策略和品牌定位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。三九很多产品,比如一些复方感冒药、胃药,定位非常明确,就是走大众化、普惠性的路线。他们的目标客户群体非常广泛,不仅仅是追求高附加值、高利润的细分市场。因此,在定价上,就需要考虑普通消费者的承受能力。
我们有时候也会看到一些新药,刚上市的时候价格很高,一部分原因就是研发投入巨大,另一个就是早期需要覆盖研发和市场推广的成本,以及在高利润驱动下吸引早期用户。而像三九这种“国民品牌”,它的品牌溢价已经非常成熟,口碑在外,不需要再通过高价来证明自己的价值。相反,维持一个亲民的价格,反而能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,吸引更多忠实用户。
而且,很多大厂的产品线非常齐全,很多产品是相互补充、相互支撑的。一款主打产品虽然利润不高,但可以带动其他高利润产品的销售,或者通过大宗采购来平衡整体的生产成本。这也是一种“组合拳”的打法,不是孤立地看某一个产品的价格。
我还见过一种情况,就是为了快速占领市场,或者在特定品类中树立标杆,企业也会故意将某些产品的价格定得非常有竞争力。虽然短期内可能利润不那么显眼,但从长远来看,可以抢占市场份额,建立品牌认知度,然后通过其他产品来弥补。三九作为行业内的巨头,肯定会有这种战略层面的考量。
说到药品,监管和合规是绕不开的。虽然大家可能觉得,合规成本高了,价格应该也跟着涨。但实际上,这是一种权衡。大型企业拥有更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,比如GMP认证、GSP认证,这些体系虽然有投入,但一旦建立起来,在整个生产流程中,能极大地降低因质量问题导致的批量召回、停产甚至法律风险。这些潜在的巨大损失,如果是小企业,一旦发生,可能就万劫不复了。
我们公司在做一些原料药的合规性审查时,也深有体会。大型药企在这方面投入早,体系也完善,他们能确保从原料到成品,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最严格的标准。虽然这部分成本是存在的,但摊薄到海量的产品上,单位产品的合规成本反而可能比一些管理不那么规范的小企业要低。而且,他们能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信任,在审批和后续监管上也更顺畅,这些都是无形的成本节约。
此外,三九作为老牌国企,在很多产品上,可能已经过了专利期,或者是通用名药物,这样在原料药采购和生产上,就有了更大的自由度,不需要支付高昂的专利费用。这也为成本的降低提供了空间。对比那些还在专利保护期内的创新药物,价格自然就没法比了。
最后,我想强调的是效率和供应链的优化。三九这样的企业,内部的流程非常精细化,从采购、生产、仓储、物流,到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,每一个环节都在追求效率的最大化。例如,他们有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,能够实现原材料的及时供应,减少库存积压的成本,同时也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。一个运转高效的供应链,本身就能节约大量的资金。
我曾经参观过一些大型药企的物流中心,那种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水平,确实令人印象深刻。他们的药品流转速度非常快,而且能有效追踪每一批次的产品,一旦出现问题,能够迅速定位。这种效率的提升,最终都体现在了成本上。他们不会浪费时间和资源在低效的环节上。
总的来说,“三九为什么便宜”,是因为它在规模、技术、市场、合规以及供应链等多个维度上,都做到了极致的优化。这是一种综合实力的体现,而不是简单地牺牲质量或者利润换来的。所以,下次当你看到那些价格亲民的药品时,不妨想想,这背后可能是一整套成熟、高效、并且经过市场检验的体系在支撑着。
下一篇
已是最新文章